贴说网 > 社会 > 正文

​英国东印度公司“奋斗史”:半部人类近代史的罪恶

2025-03-18 22:38 来源:贴说网 点击:182

英国东印度公司“奋斗史”:半部人类近代史的罪恶

如果问你谁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公司?你会怎样回答?

是乔布斯引领世界电子产品潮流发展的苹果?是唯一垄断高端光刻机的荷兰ASML公司?还是爱存不存(ICBC)的“宇宙第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这些牌子和今天的主角,比简直不值一提

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家传奇公司相比,上面这些企业简直就是小儿科。

甚至可以说这家公司的历史就是半个人类近代史,一个谈到世界近代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

一个野蛮血腥却推动工业技术大发展,兼具“红与黑”的两面人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是不是和美国的很像?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从“海盗生意”起步的打劫者

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公元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正式授予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皇家许可状,并给予了大英帝国在印度的贸易特权。

英国东印度公司,由此正式成立。

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诞生起,就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没有生意可做!

因为当时欧洲内陆的航线以及亚洲的航线全部被“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垄断了,而通往美洲的航线都由西班牙无敌舰队所掌握,根本就没有英国人沾边的份儿

正面打不过,咱们就雇佣海盗打呗

但是这点事儿可难不住穷蓝了眼的英国人,明面儿上做生意做不了,那咱们就换个方式“抢”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通过东印度公司召集了一大批职业海盗组成的“不列颠海军”,不做合法贸易,专干海上抢劫的买卖,特别针对荷兰和西班牙的船只下手。

但是前提是这帮海盗得向英国政府交“庇护税”,换句话说就是分赃。

伊丽莎白一世:我才是超级海盗头子!你敢信?

从1565-1604年,英国每年都派出不到两百艘的“私掠船”,在世界各个重要航线上“抢劫”,其中有一个最有名的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因为“业绩突出”而赐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后来还成了普利茅斯的市长及国会议员。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年1月27日),1581年4月获封之前都是海盗

在1579年,这位海盗传奇弗朗西斯·德雷克截获了西班牙宝船“卡卡弗戈号”(Cacafuego),直接抢劫了20吨金银珠宝,此一战仅上缴英国国库的“庇护税”(约5%-10%)就高达175万英镑,大约相当于现在5亿美金的样子。

大英帝国的海盗们太能“干”了

而这位弗朗西斯·德雷克就是《加勒比海盗》中巴博萨船长的原型:

超级海盗德瑞克:哥们,我接受女王封爵、洗白白啦!

“黑珍珠号”也真的就是当年德瑞克当海盗时的坐骑

通过打劫东印度公司楞生生的拿住了部分国际贸易航线,但是距离“巨无霸”级的国际垄断者还差的很远。

真正让东印度公司实现“咸鱼”变“鲸鱼”的,还要靠下面这个国家。

咸鱼翻身的“大恩人”:奴隶需求几乎无限的美利坚合众国

到了18世纪的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虽然开通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贸易路线,但却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现有的贸易利润远远不能满足其急速扩张的胃口,而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已经被抢的一干二净,再也榨不出一滴油水。

正在这个尴尬的时机,在大西洋彼岸的却传来了一个巨大利好: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诞生,美国独立了!

美国独立后,但是想发展经济却极度缺乏劳动力,白糖业(当时的奢侈品)和纺织业所需的下游原料甘蔗和棉花没有人种。

因为美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导致市场上的奴隶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在17世纪初期,奴隶贩子从非洲西海岸获得一个黑奴的成本约为25英镑,运到美洲可得约150英镑,利润率为600%。

而到了18世纪,一个黑奴后价值400美元,利润率高达800%!

正是高额的利润的诱惑,英国东印度公司毫无下限的开辟黑奴贸易。

但是人不是猪,不是任你抓的,你得想点办法。

就是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

但是这可难不住鬼点子奇多的东印度公司,人家直接来了一手“坐山观虎斗”

挑拨非洲各部落的矛盾,让非洲土著互相开战,它在一旁高价回收俘虏。

自己部落抓另一个部落的人去卖钱,相反亦是如此

当时的非洲土著哪见过如此阴险的政治手段?

所以各大部落的酋长为了自己眼前的毛头小利,征战杀伐。

英国人却在一旁却笑翻了天。

从1776年美国建国到1862年林肯总统废除奴隶制这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

英国东印度公司一己之力向美国输出了300万的黑奴!

要知道在十八世纪,一英镑的价值一磅白银,东印度公司光靠贩卖黑奴,就挣到了约4.7万吨的白银!

爆炸般的利润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逆袭翻盘,成为世界最有实力的巨无霸财团。

公司的“私产”:印度属于东印度公司,而非英女王

175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战争击溃了卧莫儿王朝的残余势力和法国殖民者,自此印度彻底沦为了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

当时东印度公司是整个印度的实际管理者,甚至连印度总督都是由东印度公司指定的,英国国王反倒沦为了印度“形式上的所有者”。

沃伦·黑斯廷斯,首任驻印度孟加拉总督(1774~1785)就是由东印度公司指派的,英国王根本插不上手

此时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成了国中之国,整个公司的建立商馆,修建工厂、贸易运行甚至是组建军队都是在东印度公司的内部完成,其鼎盛时期每年营业额可以折合1万吨白银!

《英国东印度公司史论》书中评价道:

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原来的特质(作为商业企业),而蜕变为一个独立的军事统治者和殖民地经营者。

东印度公司鼎盛时期军队人数达到26万,是英国国家常备军的两倍)

而英国政府对其却鞭长莫及,根本插手不了公司的内部事务。

伊丽莎白一世:我是管不了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站稳了印度这块“世界级跳板”之后,将罪恶的鸦片贸易伸向了当时的清王朝,这也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巨大苦难的开端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利润比当年贩卖黑奴要高的多的多。以1805年为例,东印度公司以每箱160卢比的价格收购鸦片,由英国私人商船走私运往广州售卖,每箱价格高达3500卢比,整整是收购价格的22倍

每年光鸦片贸易的利润就达百万英镑以上!每年清王朝单此一项就损失5000吨的白银!

东印度公司的穷途末路:万万没想到栽在了“猪油”上的“背锅侠”

由于东印度公司对整个世界贸易路线的垄断,导致了英国国内反对声音日益壮大。毕竟,这些贸易太赚钱,其他的人眼红其中的利润。

但是你万万想不到的是东印度公司倒闭的导火线。竟然是:

猪油!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咱们平常吃的猪油。

在十九世纪中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通常给子弹涂上猪油以防潮,作战时,士兵必须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弹壳来上子弹。

当时东印度公司配发的燧发枪

但是当时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军当中存在大量的印度籍穆斯林人,因为猪油问题而导致了雇佣军的倒戈,从而形成了印度全国性的暴乱。

当时英国政府正担心找不到理由,东印度公司倒自己送上门来了,正好拿这个“背锅侠”来顶罪。

因此英国政府剥夺其对于印度的管辖权,并命令其所有财产上交政府。

1874年1月1日,在两百多年间左右历史风云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终于走向它的末路,正式解散。

时光飞逝,转眼150多年就过去了

东印度公司已经淹没于历史的尘埃。正如《泰晤士报》评论所说:

“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但是,它抢走的不义之财还在曾经的殖民者手中;

它掠夺走的中国文物还在大英博物馆里哭泣;

它造成的伤痕仍然铭刻在全体中国人的心中。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只有殖民者低下“高贵的头颅”,诚心道歉,归还文物之时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日!

吾辈还需努力!

参考文献:

The Politics of Empire at the Accession of George III: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nd the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of Britain's Imperial State . Max Skjönsberg.Parliamentary History.2020-06-03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何会为清朝体制辩护.蔡非.证券时报.2020-04-13

商人治国——从贸易到战争的逻辑.殷之光.文化纵横.2020-04-10

羽田正:《东印度公司和亚洲的海洋》.胡丁健.海交史研究.2019-09-25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贸易发展研究(1793-1833).李博.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06-07

#历史上的趣事##历史##欧洲##印度##中国#

我是浪史君,有浪、有姿势的历史在起飞,欢迎各位看官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