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社会 > 正文

​海里有虫子?

2025-03-18 03:50 来源:贴说网 点击:110

海里有虫子?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到了夏天,是不是发现在公园里、草地上有很多虫子?其实,不光陆地上有虫子,海洋里也有虫子。不信,你来瞧!

食骨蠕虫

食骨蠕虫是生活在深海里的一种多毛纲动物。食骨蠕虫以鲸鱼遗体的骨头为聚集地,并且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繁衍,因此这种动物被认为是深海的僵尸蠕虫。食骨蠕虫是一种管状的虫子,体表为红褐色,没有面部和嘴巴,长着色彩鲜艳的柔软纤毛,管状身体顶部有能够在水中漂动的红色触须,底部是绿色的根毛状结构。食骨蠕虫没有内脏器官和消化系统,身上的彩色羽毛状结构可以进行呼吸,显著的根毛状结构能够用来吸收营养生物质和排泄废物。

巨型管虫

巨型管虫又称“深海管虫”,生活在大洋底部火山口附近,体长最长可超过4米,形成了火山口附近的“森林”。巨型管虫生理结构简单,营养方式较为独特,靠共生细菌提供能量。巨型管虫身体呈管状,直径为5~8厘米,身长一般为2米左右,也有超过4米的较大管虫。巨型管虫生理结构简单,既没有嘴也没有消化系统,完全靠生存在体内的共生菌来提供能量。它们管状身体的顶部生有红色的纤毛,那是它们的呼吸器官。当巨型管虫群体生活在一起时,它们就像巨型的亮红色羽毛。

庞贝蠕虫

在海底的热泉附近,水温甚至会超过陆地上沸水的温度。即使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中,庞贝蠕虫仍可自由生存。庞贝蠕虫是目前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耐高温的动物之一。庞贝蠕虫主要生活在东太平洋海底,那里有一条长长的地壳活动带,分布着许多海底热泉。有些热泉在冒出地面时会在出口处形成烟囱似的石柱,从石头烟囱里冒出来的热液温度通常达到100℃左右。不仅如此,海底热泉附近的海水有着巨大的海水压力和大量的毒素。庞贝蠕虫能够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可见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多么强大。

大王具足虫

大王具足虫又称“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虫”,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漂水虱科动物。它们早在1.6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一直生存繁衍至今,但外形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人们将其称为“深海中的活化石”。大王具足虫与陆地常见的潮虫体形相似,但要比潮虫大很多,通常为19~37厘米。每个大王具足虫的头上长着两对触须,腹部有7对关节肢。大王具足虫鳞片的钙质外骨很特别,上方与头部、下方与尾部都合为一体,就像淡紫色的盾牌一样。大王具足虫还各有一对特殊的复眼,它们由近4000个平面小眼组合而成,分别位于头部两侧,迎着光会显得亮晶晶的。

火体虫

火体虫是一种群居的滤食性浮游生物,体形不等,小的仅有几厘米,大的可以长达20米,甚至有人拍摄到30多米的。火体虫并不是简单的生物个体,而是由上千个单独个体组成的。火体虫身体半透明,外形呈空心的圆柱状。小型的火体虫就像装填了许多泡泡的瓶子。大型的火体虫则像巨大的管道,通常一端聚拢,另一端是宽大的开口,用于排出过滤出去的海水。火体虫经常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漂游,也可以自由游动。

END

本期内容节选自青岛出版社《海底探秘》

点击上方“《海底探秘》”购买这本书吧!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海洋探秘编辑部所有,若需转载、修改原文,请后台联系“探秘君”修改权限。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到了夏天,是不是发现在公园里、草地上有很多虫子?其实,不光陆地上有虫子,海洋里也有虫子。不信,你来瞧!

食骨蠕虫

食骨蠕虫是生活在深海里的一种多毛纲动物。食骨蠕虫以鲸鱼遗体的骨头为聚集地,并且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繁衍,因此这种动物被认为是深海的僵尸蠕虫。食骨蠕虫是一种管状的虫子,体表为红褐色,没有面部和嘴巴,长着色彩鲜艳的柔软纤毛,管状身体顶部有能够在水中漂动的红色触须,底部是绿色的根毛状结构。食骨蠕虫没有内脏器官和消化系统,身上的彩色羽毛状结构可以进行呼吸,显著的根毛状结构能够用来吸收营养生物质和排泄废物。

巨型管虫

巨型管虫又称“深海管虫”,生活在大洋底部火山口附近,体长最长可超过4米,形成了火山口附近的“森林”。巨型管虫生理结构简单,营养方式较为独特,靠共生细菌提供能量。巨型管虫身体呈管状,直径为5~8厘米,身长一般为2米左右,也有超过4米的较大管虫。巨型管虫生理结构简单,既没有嘴也没有消化系统,完全靠生存在体内的共生菌来提供能量。它们管状身体的顶部生有红色的纤毛,那是它们的呼吸器官。当巨型管虫群体生活在一起时,它们就像巨型的亮红色羽毛。

庞贝蠕虫

在海底的热泉附近,水温甚至会超过陆地上沸水的温度。即使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中,庞贝蠕虫仍可自由生存。庞贝蠕虫是目前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耐高温的动物之一。庞贝蠕虫主要生活在东太平洋海底,那里有一条长长的地壳活动带,分布着许多海底热泉。有些热泉在冒出地面时会在出口处形成烟囱似的石柱,从石头烟囱里冒出来的热液温度通常达到100℃左右。不仅如此,海底热泉附近的海水有着巨大的海水压力和大量的毒素。庞贝蠕虫能够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可见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多么强大。

大王具足虫

大王具足虫又称“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虫”,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漂水虱科动物。它们早在1.6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一直生存繁衍至今,但外形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人们将其称为“深海中的活化石”。大王具足虫与陆地常见的潮虫体形相似,但要比潮虫大很多,通常为19~37厘米。每个大王具足虫的头上长着两对触须,腹部有7对关节肢。大王具足虫鳞片的钙质外骨很特别,上方与头部、下方与尾部都合为一体,就像淡紫色的盾牌一样。大王具足虫还各有一对特殊的复眼,它们由近4000个平面小眼组合而成,分别位于头部两侧,迎着光会显得亮晶晶的。

火体虫

火体虫是一种群居的滤食性浮游生物,体形不等,小的仅有几厘米,大的可以长达20米,甚至有人拍摄到30多米的。火体虫并不是简单的生物个体,而是由上千个单独个体组成的。火体虫身体半透明,外形呈空心的圆柱状。小型的火体虫就像装填了许多泡泡的瓶子。大型的火体虫则像巨大的管道,通常一端聚拢,另一端是宽大的开口,用于排出过滤出去的海水。火体虫经常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漂游,也可以自由游动。

END

本期内容节选自青岛出版社《海底探秘》
点击上方“《海底探秘》”购买这本书吧!


相关链接


1.面相凶狠的素食者

2.巨鲸闯天涯

3.海洋里的新奇事儿

4.你看不见的海洋生物

5.海洋里的好“爸爸们”

6.赤潮是啥?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海洋探秘编辑部所有,若需转载、修改原文,请后台联系“探秘君”修改权限。




点击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