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社会 > 正文

​联想年收入超3500亿 杨元庆为什么能做柳传志的接班人呢?

2025-06-04 08:53 来源:贴说网 点击:146

联想年收入超3500亿 杨元庆为什么能做柳传志的接班人呢?

2019年11月1日是联想公司成立35周年,这时联想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500亿之多,可以说能取得这个成绩是十分成功了,大家都知道联想的创始人是柳传志,那么杨元庆为什么能做柳传志的接班人呢?

“私企的老板喜欢有能力的年轻人,因为他需要有能力的年轻人给他赚钱,只有这一条就够了,不像国企老板一样,他们希望在感情上能够互相配合,都不愿意找个接班人,以防弄得关系不和。这就像找对象一样,如果对方只有漂亮,但是不爱我,那有什么用呢?”

1994年,柳传志给杨元庆的信中告诉他联想的接班人必须要德才兼备,其中的“德”包括能够真心实意的对待前任开拓者。25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一封信,我们能够看出柳传志对于杨元庆的栽培可谓是用心良苦,在这封私信里他明确指明了杨元庆进步的道路。

1989年,杨元庆通过招聘进入联想,那个时候爱好文学的他不知道以后会走到销售岗位,他是从最基本的销售开始干起的,那时候联想很大,杨元庆在公司就显得很渺小,没有人会认识这个腼腆的小伙。而同样是联想招聘的大学生,孙宏斌就比杨元庆显得更瞩目一些,不到两年时间里,孙宏斌就从普通员工升到主任后来又被破格提拔成企业发展部的经理,那时,孙宏斌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2400万的销售额,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不得不令人佩服。柳传志也对孙宏斌十分重视,为了培养他,柳传志每天让孙宏斌去自己的办公室练习普通话来改掉他浓重的山西口音。

孙宏斌在一开始是很有可能做接班人的,但是他后来的表现让柳传志很是担忧。柳传志后来说明了他的两大缺点,其中之一是不按照公司的大船结构统一原则,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后来孙红斌入狱,为自己的雄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在那时候。杨元庆迷上了销售,1991年,任联想总经理的他通过引入分销策略使得公司年销售额从3000万迅速达到3亿元。柳传志后来在给杨元庆的信里表示,当他调到微机事业部而且把微机事业部做得有声有色时,他除了对这件事情本身十分高兴以外还有对人才脱颖而出的喜悦,得到了肯定的杨元庆决定努力回报柳传志。

1994年,杨元庆被誉为销售奇才。他负责的销售业务在国内进入前三名。他本来要出国深造的,柳传志劝住了他,让他担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在香港的柳传志给他写了一封意味深刻的信,在信中杨柳传志明确表示了公司将来作为领导核心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和以后他要对杨元庆做的事,其一是要加强对他的全面了解,再是加强他们两者之间的沟通,还有两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柳传志问他是不是真的有这份心?让他自己反思如果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到底还缺什么?

柳传志的话,让杨元庆想了很久。柳传志给他指明了道路,要不要跟随这是一个问题,1996年,杨升集团副总裁,那时联想的联想电脑在国内销售第一。也许杨元庆也想做出点大事业,但是他在做事上比较认死理。触犯了一些联想的老人,对于这件事柳传志好好的给他上了一节课。1996年初的时候杨元庆带着干部到会议室开会,柳传志怒气冲冲地进来训斥他,“不要以为你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你现在的舞台我是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你搭起来的,不能一股劲的往前冲。什么事情都要我柳传志来讲公不公平?你不妥协,要我如何做?“”这是杨元庆想要说什么,但他一张口就哭了,他真正地懂得了“教父”的威严。后来他回忆起柳传志对自己的栽培,他感动地说要是当初只有我那种年轻气盛的做法,没有柳总的妥协,联想可能就没有今天了。

2001年,杨元庆出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他提出了与苹果三星鼎足而立的目立的目标,他很佩服你华为的研发技术,还曾经两次带队要去华为学习,任正非告诉他投入大风险大,要做好长期不冒泡的准备。那时,无论如何,杨元庆上进心是十分足的。后来杨元庆自己琢磨出了FM365,但是几百个员工的努力,2500万美金都打了水漂,他因此做出了反思,这让他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其实他还做了很多的尝试,但都没有成功。这让很多联想的老领导都对他有很大的质疑,但是老大在后面挺着他,思来想去,杨元庆收购IBM电脑业务。

近30亿美元的收购几乎是联想的全部身家,他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很多质疑,但是杨元庆认为这是跨越式的发展,因为收购完成后联想的名声就更响了。2004年,在收购IBM的助力下和老大柳传志的认可下,他当上了董事长。后来“蛇吞象”这一现象碰到了很多的难题,他一度想到要辞职,于是已经“退休”的柳传志再次出任董事长。

后来柳传志提到了之所以选择杨元庆的三个原因,他说本来是有几个人选的,他很欣赏元庆的真性情,以及对电脑的感觉和学习能力,这些因素使得杨元庆最终成为了柳传志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