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说网 > 杂谈 > 正文

​寻根和反思——海子《亚洲铜》赏析 | 学诗笔记

2025-05-28 15:06 来源:贴说网 点击:127

寻根和反思——海子《亚洲铜》赏析 | 学诗笔记

#头条创作挑战赛#

想当年我初次看到海子的《亚洲铜》,只能用“心中一震,肃然起敬”这八个字来形容,虽然当时还不能完全领会这首诗的深意,但是这首诗奇异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回环往复的旋律,如黄钟大吕,已然将我征服。后来自己细细品味,同时也看了很多别人对该诗的评析,才觉得大致了解了这首诗。我个人觉得,海子的《亚洲铜》可以说是寻根诗歌的翘楚之作,既寻根又反思,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恰如其分的高度概括的诗歌,其思想的先进性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艺术上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现在的写作者依然还可以借鉴。个人认为,歌颂中华传统文化,这首诗是最好的颂歌。下面,先奉上这首诗:

亚洲铜

——海子

亚洲铜 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 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 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 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亚洲铜 亚洲铜

击鼓之后 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诗题为《亚洲铜》,那这“亚洲铜”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看,亚洲铜给人一种黄土地、黄皮肤、青铜器的联想,而结合诗的整体内容来看,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诗的第一节已有说明:“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这就是说,“亚洲铜”首先指的是亚洲这块土地,到了第三四自然段,“亚洲铜”的涵义升华为了一种文化和高贵的精神。

亚洲铜 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我们先看诗的第一节。第一节可谓是先声夺人,开篇惊艳,令人“心中一震,肃然起敬”!什么是诗?首先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内容,所以会说诗是语言的艺术;其次还要不落俗套,新颖别致,陈旧的语言只会让人麻木,进而影响读者对诗歌内容的接受。要做到以上两点是不容易的,但是这首诗无疑是做到了。

我们通常说我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话已有很多人说过,已成陈词滥调,已经触发不了读者的感觉,但是海子用连续的递进的长句“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形象表现了我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场景,“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表现了我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另外,诗句用重复的死、埋葬,世代的交替、血脉的延续,历史的厚重感、沉重感陡然而生。诗的第一段,短短三句,语言精炼新颖,表达了丰厚的内容,为全诗奠定基础,确定基调。

亚洲铜 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 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诗的第二节,描绘了几个意象,飞鸟、海水、青草、野花,飞鸟是爱怀疑和飞翔的,给人一种不能深交不能相守的感觉,海水是淹没一切的,让人感觉恐惧和野蛮,“你的主人却是青草”,诗人认为这块土地“亚洲铜”的主人是弱小的青草,他们“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我觉得这段诗主要是对历史的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呢?什么是历史的主导?诗人认为,权谋(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和武力(淹没一切的是海水)都是不可长存的,唯有青草(万千劳苦卑微、生命力顽强的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主宰,只有他们才知道生活的真谛,即“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土地“亚洲铜”和青草的形象,我们在古代怀古诗词里不难见到,所谓“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外野草花”“帝王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古诗词着重的是帝王将相,而海子着重的却是如草一样的人民。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海子的平民视角,人民史观虽然没有新意,但与很多同时代的诗人相比,起码是正确的,积极的,海子后来被称为麦地之子,他的很多诗都表现了对普通人民的热爱与歌颂。

亚洲铜 亚洲铜

看见了吗? 那两只白鸽子 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诗的第三节,比较好理解,屈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心忧天下,爱怜苍生的价值观,我们今天的人呢,应该继承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这里的河流是历史的河流,“我们”指的是“亚洲铜”和诗人自己,我们现代的人,现代的社会,现代的中国,要穿上屈原的白鞋子,不能抛弃传统文化的精华。

亚洲铜 亚洲铜

击鼓之后 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诗的第四节,有鲜明的画面感,给人印象深刻,很像原始社会的壁画,或者文物上雕刻的画面。这个画面,击鼓、在黑暗中跳舞,不像是宴会舞乐,个人感觉像是祭祀仪式,庄重又神秘。但是把这句诗读完,我们会发现,诗人说的不是人在跳舞,而是月亮在黑暗中跳舞。那么,月亮这颗“跳舞的心脏”是谁的心脏?我想应该是指黑暗中的人民,而心脏(良心)是指屈原一类的仁人志士,这些仁人志士如同明月一般冲破黑暗,为人民带来光明和慰藉。月亮的光明与大地上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人民虽然深处黑暗之中,却仍然心向明月,永远充满对光明的向往。“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你,自然还是指亚洲铜,但这里的亚洲铜,应该已不是单指亚洲这片土地,而是经过诗的第三段的转化和提升,已升华到了亚洲的文化和精神。

通观全诗,苦难深重的人民和家国天下的仁人志士,是本诗的主角,诗的思想主要是人民史观和家国文化的结合,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扬弃,也表现了诗人的诗歌理想。现在这种思想认识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认知,但在当时迷古与全盘西化占主流的社会形势下,能做出如此清醒准确的判断,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何况诗人当时只有20岁,如此年轻,更让人钦佩。

在诗的艺术成就方面,首先,“亚洲铜”的诗题选择,非常高明,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亚洲的黄土地、黄皮肤、青铜器文化,很难找别的词语来代替;其次,诗的旋律的营造,“亚洲铜 亚洲铜”在每一节的首句反复出现,给人以黄钟大吕的感觉;其次,诗的语言精炼清新,别出一格,特别是第一节诗,语言简练平易却内蕴深厚,让人震撼;最后,意象鲜明,画面感很强,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最后一节诗中的“黑暗中跳舞的心脏”。

当然,这首诗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个人感觉主要是有些意象的含义晦涩,比如“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 淹没一切的是海水”“黑暗中跳舞的心脏”这些意象容易让读者难以理解,误入歧途。还有一点,“亚洲铜”从土地升华为民族文化,中间过程过于跳跃,缺乏有机衔接,容易让人不明所以。这首诗是海子早期的成名作,有瑕疵可以理解,但是海子的风格已相对固定了,意象晦涩、思路跳跃的毛病,在他后来的许多诗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让人有小小的遗憾。不过,白璧微瑕,海子诗歌的优秀之处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